据八月末调查,当前我省生猪生产快速回升,尤其母猪、苗猪存栏同比、环比升幅明显。但因基数较低,整体存栏水平与正常年份同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,离全面恢复到正常年份存栏水平还需一定时间。因冻猪肉库存明显下降,八月中旬起,猪价虽因出栏增加震荡下行,但冻肉价格反而逆势上涨。受洪灾和蝗灾影响,粮食饲料价格有所上升,但养猪效益依然较好。预计四季度我省生猪生产恢复的势头继续向好,新增产能逐渐释放,价格中枢可能不断下移,但供需仍呈紧平衡态势。
一、生猪生产情况
据沭阳等八个基点县八月末调查,八个县总存栏57.37万头,比去年同期42.48万头和上期41.87万头分别上升35.05%和37.02%;公母猪存栏8.92万头,比去年同期4.91万头和上期6.31万头分别上升81.67%和41.36%,比;苗猪存栏17.83万头,比去年同期11.30万头和上期11.63万头分别上升57.79%和53.31%,;育肥猪存栏30.62万头,比去年同期26.27万头和上期23.93万头分别上升16.56%和27.96%。育肥猪分档结构中,50公斤以下存栏18.05万头,比上年同期15.40万头和上期13.42万头分别上升17.21%和34.50%;50公斤以上大猪存栏12.57万头,比去年同期10.87万头和上期10.50万头分别上升15.64%和19.71%。(详见表-1)
据省农业部门统计,八月末全省生猪总存栏1296.68万头,比去年同期增加756.03万头,上升139.84%,其中母猪174万头,比去年同期增加103.79万头。能繁母猪137.57万头。
据农业部消息,八月末,我国生猪存栏水平已恢复到正常存栏量的百分之八十。
上市头部企业今年预计出栏4600-5000万头,年末母猪存栏将达770万头,预计明年出栏将达成协1.25亿头,上升1.5倍。
二、影响四季度生猪生产的因素
有利因素:与上期比,影响生猪生产的有利因素没有发生变化。
1、从中央到地方,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稳定,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力度空前,束缚生猪生产的政策藩篱不断被打破。有的省市政府还签订责任状,层层落实养猪责任,把稳产保供工作落实落地。政策环境的宽松,对生猪生产的恢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。
2、四季度乃至明年春节前,猪价虽然趋势向下,但仍有望保持高位震荡运行,出栏肥猪效益依然较好。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在各种扶持政策的推动下,既定的投资规模和方向不会出现大的改变。有从国外进口种猪的,有留养后备母猪的,也有商品母猪转后备母猪的。母猪和仔猪价格十分坚挺,表明养殖场户补栏热情比较高。
不利因素
1、非洲猪瘟疫情在少数地区依然存在,对散养户而言养殖风险未减,生产的恢复不可能一蹴而就,波动前行的可能性大。
2、 受区域性蝗灾和洪灾影响,粮食饲料市场价格上涨明显,养殖成本相应增加。
3、八月中旬猪价开始震荡下行,现阶段补栏仔猪对应的出栏时段可能是养殖亏损阶段。养猪一旦开始出现亏损,对小规模养殖户的养殖信心可能带来较大打击。
三、影响四季度生猪价格走势的因素简析
拉动猪价上涨或抑制猪价下跌的因素:
1、猪源紧缺。从基点调查看,虽然八月末生猪存栏环比出现大幅回升,但因基数较低,与正常年份2017年和2018年同期相比,总存栏分别低60.50%和56.53%,母猪存栏分别低56.23%和48.94%,仔猪存栏分别低57.20%和53.42%,育肥猪存栏分别低63.19%和59.84%。由此可以看出,虽然生猪存栏环比有所回升,但与正常年景比起来,存栏水平仍然较低,四季度可上市生猪货源仍然十分紧缺。
2、受新冠肺炎和非洲猪瘟疫情影响,不少主要出口国屠宰企业自主暂停向我国出口肉类,肉类进口量在三季度环比下降的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减少。
3、目前国产猪肉冻品库存已基本消化干净,进口到港的均迅速投放市场,很少在冷库停留。而去年同期屠宰企业、贸易商和肉制品加工企业、速冻食品生产企业库存都十分充足。缺少了冻品库存这个“压舱石”,而肥猪供给又尚未全面恢复。因此活猪价格在趋势向下的大格局下,呈抵抗式下跌,并继续中高位震荡运行的可能性较大。
4、需求逐渐回暖。四季度和春节前是肉类消费旺季,随着新冠疫情影响逐渐淡化,社会生活秩序逐渐回归正常,餐饮业不断复苏,市场需求可能逐渐增加。
5、成本推动。由于仔猪、母猪价格处于高位,饲料购进价格不断上涨,蝗灾、洪灾的影响逐渐显现,养猪的直接成本大幅提高。
可能引起猪价下跌或抑制猪价上涨的因素:
1、供给方面:①生猪产能持续回升,供给不断改善;②中央和地方储备肉持续、大量、低价投放;③其他肉类供给大幅增加,价格持续回落,比如禽肉供给量大、价格低廉;④其他肉类进口持续增长。
2、需求方面:冬季新冠疫情第二波会不会反复,其对消费的影响需要密切观察。
四、趋势预测
综合上面的简单分析,我们预计:四季度及明年春节前我省生猪生产在政策扶持下可能持续复苏,但因基数较低,生产的全面恢复还需要时间。新增产能可能持续释放,但生猪货源依然偏紧,供需仍呈紧平衡状态。生猪价格在大趋势向下的情况下会出现阶段性小幅反弹,总体上保持高位震荡下行态势,但下跌空间可能不会很大。春节后跌幅可能加大。
以上分析,仅供参考,据此决策,风险自负!
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七日